于文超,公司总经理助理、生产制造部部长,被评为2021年度公司劳动模范,曾多次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项,拥有一项发明专利和多项实用新型专利。
厚积薄发 笃志躬行
2013年,于文超济南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毕业后到公司工作。在三个分厂实习后,进入公司技术中心,从事冶金、矿山设备设计,期间多次到设备使用现场参与安装及技术支持工作,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,
2015年,公司转型升级,步入轨道交通高端装备制造领域,挑选了一批年轻工程师外出进行培训,学习盾构机制造技术,于文超被选中,他主动选择了从未接触过的液压流体专业。
学习期间,于文超被安排在液压班,直接开始实际操作,面对全新的领域和每天十二小时的工作时间,于文超没有丝毫迟疑,迅速进入状态,安装时遇到不明白的地方,除了自己钻研,还主动向带班师傅、向现场监造工程师请教,工作时间来不及弄通图纸原理,就用手机拍下或者手绘下来,回到驻地与同事们共同研究,经常是到半夜三更,才能弄通原理。等到第二天上班,立即与产品部装实物进行印证,经过一个半月的强化学习,终于看懂弄通吃透了部装的原理构造,得到了师傅们的好评,开始放手让他进行更进一步的操作——液压模块试验,在这个阶段,除了要记录试验参数,根据实验进展进行调整,还要在冰凉的清洗液中清理模块,每次清理过后,双手都被泡的肿胀脱皮,但是他没有在乎过这些,只是想着珍惜每次实验的机会,彻底掌握盾构机液压流体装配、试验等工序,为公司研发制造盾构机做准备。
2016年,于文超在调试“开拓一号”盾构机。
超越梦想 跨越前行
于文超说他会永远记得2016年5月17日——公司生产的山东省首台大直径隧道掘进机“开拓一号”下线仪式的那一天,也更会记住为了“开拓一号”6月6日顺利验收,原本商定的结婚登记时间被推迟,也不会忘记“开拓一号”总装调试期间,他与同事们一起坚守在没有安装门窗的厂房里,顶着巨大压力,圆满完成了“开拓一号”的整机调试,使设备顺利通过验收,并实现了济南轨道交通一号线首台盾构机完美始发,公司产品在轨道交通建设装备领域一炮打响。
从2016年到2017年底,于文超共参与了28台盾构机的总装调试工作,逐渐成长为同事们公认的液压流体调试专家。在调试期间,他总是随身带着一套个人选配的液压调试工具,遇到问题,直接上手解决。他还多次在盾构机挖掘现场,在狭小逼仄的空间操作,为客户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难题,也为擦亮济南重工品牌做出了突出贡献。
从2018年开始,于文超在合资公司生产部、成套公司、机加公司等多个部门担任负责人。在承担重任的同时,也对公司生产流程、工艺布局、管理理念有了更深刻地认识。同时对如何做好今后的工作也有了深入地思考,他认为:苦干不如巧干,我们做企业管理如何找到这个杠杆,把企业带入新的发展平台 ,要巧用流程,发起流程再造革命;要十分关注流程与流程之间的接口问题,做到横向贯通。要发扬敢于斗争、勇于承担和善于革新的优良传统,以行业龙头企业为镜,时常对照找差距,把好的系统拿进来、学进去,左手培养人才,右手升级流程,要有做顺境中的贡献者,做逆境中的突围者的决心和毅力,最终乐享突围成功的快乐。
被评为劳动模范,对于文超
而言,既是荣誉,也是责任。他说:“我在公司成长历程与公司转型升级、跨越式发展之路正好是吻合的,在这点来说,我是十分幸运的。我们现在为落实公司发展战略,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高端装备为主体的产业链而努力拼搏,我们年轻一代重工人,要矢志不渝,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,为公司高质量
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。”